老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心得体会老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心得体会老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心得体会前些天,学习了《新时期老师职业道德修养 实践篇》之 习惯四:宽容公正 老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 一章,对 老师必须学会宽容 和 爱是一种公正 这两点深有同感。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老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除尘滤布信任学生、关怀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老师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养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随着经济的进展,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逐渐凸显出来,这可以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大进步。但是,到底尊重学生到何种程度,而且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应当如何对待老师的组织和引导的问题,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我认为不大和谐的问题。一些学校,尤其是一些民办学校流行称 学生是上帝 ,并把它写在横幅上,悬挂在学校最繁华的场所。在我的课堂上,有一位学生坦言 学生是上帝嘛 ,其他学生也是 于我心有戚戚焉 ,群起响应。学生是上帝吗?学生可以自认为是上帝吗?我认为不然。老师确实应有服务学生的意识,从现实情况看,也有需大力弘扬的必要,但把学生抬到上帝的位置,于学生自己、教育本身,害处不少。首先,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小学生不论是身体方面、心理方面,还是人生阅历、知识根基、是非观念、辨别能力等都还非常稚嫩、肤浅,犯点错误在所难免。假如老师一味的迁就迎合,绝对服从 上帝 的意志,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失去了一道强有力的防线。其次不利于素养教育的实施。教育者把受教育者视为上帝,一切迎合学生,取悦学生。这样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会忽视社会效益,甚至从根本上背离教育规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学校不但不能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反而会误导学生,葬送学生的前途。 再次,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悖。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是希望孩子们在学校教育中能克服陋习,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文明守纪的行为习惯,锻炼坚韧意志和毅力,在增长知识才能的同时,全面提高他们的素养。而不是请学校帮助他们培育专横霸道、自私自利、不学无术、压滤机滤布厂家唯我独尊的上帝。 在学校教育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