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栖霞山导游词栖霞山导游词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栖霞山古迹名胜许多,她的深秋红叶,特殊是2000年发觉的东飞天石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犹如一幅漂亮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沉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登高远望,甚为壮丽,景色非常迷人。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第2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致,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著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消失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第3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渐渐开凿而成。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头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全部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望之如峰房鸽舍,号称千佛崖。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2000年南京旅游界要说有什么大事唯恐只有栖霞山发觉东飞天,各大媒体更是抓住这一热点进行大量报道,学术界也绽开了激烈的争论,使东敦煌、东飞天蜚声海内外,许多人慕名而来。东飞天位于中102号佛龛中。这个洞龛特别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楚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模糊可见。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我国所发第4页共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觉的最东部的敦煌遗迹。最近又传来消息称在千佛岩旁的舍利塔上又发觉了飞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线条皆与敦煌相像,据有关报道称,这一发觉进一步丰富了东敦煌的文化内容。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始为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建筑。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势生动传神。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般。该塔为五级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塔基上浮雕释迦八相图和海石榴、鱼、龙、凤、花卉等图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文殊菩萨像,像上还刻有匠人徐知谦等题名。塔檐下雕飞天、乐天、供给人等像。第二层以上每面都刻两个圆拱形龛,均内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计64尊,雕刻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