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A级·基础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菌落计数B.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微生物和培养基进行灭菌C.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他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解析:选B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不能对所培养的微生物进行灭菌。2.“”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解析:选D在高压灭菌的操作过程中,加热结束后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待压力表的指针指到零时,打开放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倒平板时,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而不是完全取下放到一边;接种环经火焰灼烧灭菌后应在火焰旁冷却后,再用其挑取菌落;在微生物的培养中,一般将培养皿倒置,在皿底上用记号笔做标记。3.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菌落数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解析:选C当两个或多个活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计数,密度过大会使计数结果偏小,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至少涂布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取其平均值计数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和准确性。4.以下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C.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D.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涂布到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解析:选A经选择培养后,再经梯度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富集培养可省略,但培养分离的纤维素分解菌较少;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涂布到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设置对照“”组能证明经浓缩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二、非选择题5.(2019届西安一模)环境污染物多聚联苯难以降解,受到多聚联苯污染的土壤中,常有重金属污染同时存在。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为了从富含多聚联苯的环境中分离联苯降解菌,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表):维生素NH4NO3MgCl2多聚联苯水琼脂培养基甲++++++培养基乙+++++-注:+表示添加该物质,-表示没有添加该物质。(1)甲培养基中加入多聚联苯作为________用于培养联苯降解菌,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接种前需对甲培养基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2)培养基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测定联苯降解菌的数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联苯降解菌数量时,应进行多组实验,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苯降解菌在实验室里的降解率很高,但是实际污染环境的治理中降解率很低,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可能即可)。解析:(1)分析表格,甲培养基中加入多聚联苯作为唯一碳源用于培养联苯降解菌,因此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接种前需对甲培养基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