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文的快速写作之道 七步成诗 倚马可待——浅谈公文的快速写作之道 作者/孙卓名 《世说新语·文等》中记载:“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意思是说,东晋司马桓温领兵北征,命令袁虎速拟公文,袁虎靠着战马,运笔如风,一气写下七张纸,且写得很好。后人因此以“倚马可待”来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古今中外,曾出现过众多文思敏捷的大家,如三国时期曹植七步成诗,传为千古佳话;“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即席挥就《滕王阁序》,文惊四座; 队民日报》原社长、总编辑邓拓,边写作、边发排,速度之快在新闻界广为传诵;原苏联作家高尔基,仅用一个晚上就写出了著名短篇小说倔上》。人们常认为文不加点、下笔成章是天赋所致似乎普通人难以高攀,其实不然,才思敏捷固然有先天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平日的严格训练。 当今社会的各类数字化、现代化办公设备和计算机应用软件为快速写作提供了远远优于过去的便利条件,同时也对办公效率和写作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一些应急写作任务,单靠常规的精雕细琢的方法是不够的,必须有一手快速写作的本领。 (一)强化快速写作的意识,养成冒厉风行的作风 提高写作速度,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日常工作中,人们往往抱着“写作是慢功夫”的观念,不想提笔、不愿提笔、不敢提笔,这就束缚了自己的进展空间。从一个人学习写作、养成能力的角度考察,古有即兴而作的对歌、赛诗、对联,今有人们在果断决策或大悲大喜之后的奋笔疾书、挥毫泼墨,这些都是快写的典型例证。所以,必须不断强化快速写作意识,说干就干、不拖不压,并有意识地压缩动笔行文的时间,加快节奏,提高效率,这样也能为后续的修改、审核、签发挤出充足的时间。要勤学多练,定期开展快速写作练习。“读书十篇不如作一篇”,要多动笔,自觉给自己布置任务,培育和锻炼个人快思维、快行文的习惯和能力,决不能不紧不慢,没任务的时候闲着,有任务的时候临时抱佛脚,这样不但写出的文稿质量不高,也无法提高写作速度 (二)强化日常知识的储备,打牢快速写作的基础 写作速度的快慢,全在于作者文思敏捷还是迟缓,而文思是否敏捷则取决于作者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只有对工作情况了解得全面、对问题理解得深化,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问题,客观、深化地分析问题,才能快速清楚地理出行文思路。 一要注重资料积累。资料的积累是快速写作的基础,假如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