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皮球浮上来了》教案三篇篇一 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知道皮球能在水中浮起来,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做《课堂作业本)第 4 题:填一填。 (3)齐读第 1 段。 (二)讲读第 2-4 段 (1)皮球跳到树恫里去了,怎么办呢?(大家想办法去捞) (2)李龙、叶青、张远各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小朋友自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第 2、3、4 段。 (3)讨论。 李龙想了什么办法?读课文。准来做李龙,能不能用手把皮球掏出来?(掏不出。) 叶青有什么好办法?读课文。谁来试试?(让学生用两根树枝夹皮球,夹不上来。 张远的办法是什么?谁来试试?(让学生拿一个钩子钩皮球,钩不上来。) 李龙、叶青、张远的办法好吗?为什么不好?(捞不出皮球) (三)讲读第 5 段 (1)谁想出好办法来了?吴文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学生轻声读第 5 段。 (2)讨论。 a.吴文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b.看图说说:什么叫”打水“?为什么要”你一盆,我一盆“? (3)谁能上来按吴文的办法试一试。指名学生上来做实验,看皮球怎样往上浮。 (4)想一想:“皮球浮上来了”大家怎么样?用兴奋的语气)读最后一段。 (5)吴文的办法好吗?用吴文的办法为什么能拿到皮球? (6)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也能把皮球捞上来? 小结:吴文小朋友想出用灌水的办法,捞到了皮球。课文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像吴文一样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这样,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四)齐读课文 (五)作业 做《课堂作业本》第 7 题:抄写句子;第 6 题读一读,连一连。篇二 教学目标: 1.知道皮球能在水中浮起来,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2.学会“球,孩、洞、东、叶、根、打、文”8 个生字。理解“皮球、树洞、伸手、树枝、钩子”等词语的意思。 3.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球、孩、洞、东、叶、根、打、文”8 个生字;理解“皮球、村洞、伸手、树枝、钩子”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①今日我们学习第 34 课《皮球浮上来了》,什么叫“浮”?(比水轻的东西,漂在水面上。)“浮”的反义词是“沉”,什么叫“沉”?(比水重的东西,落在水底。) ②老师在大口瓶里放些水,然后再把铁、石头、纸、塑料、泡沫、皮球等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