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指数与分子量的关系熔体指数简称 MI,是反映热塑性树脂熔体流动特性及分子量大小的指标,在一定的温度和负荷下,其熔体在 10min 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值,以 g/10min 表示。 log(MI)=A-BlogM, A 和 B 是比例常数,M 即分子量。工业上常常利用这一关系来比较两个具有相同(相似)结构的聚合物分子量的相对大小。 因而熔融指数的大小可以反映聚合物分子量的大小,所以分子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在熔融指数的变化上应该都可能有所反映,而且也可能反应出一个聚合物的枝化程度等。 熔融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分子量,在加工中很常用。因为加工过程关怀的是树脂熔体的流动性,不管分子量、分布以及分子结构如何,最终都要反映在流动性上,所以熔融指数的意义对于加工来说很大。熔融指数也就受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反过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上述各参数。 聚合物熔体流动速率及流动活化能的测定在塑料加工中,熔体流动速率是用来衡量塑料熔体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测定塑料的流动速率,可以讨论聚合物的结构因素。此法简单易行,对材料的选择和成型工艺条件的确定有其重要的有用价值,工业生产中采纳十分广泛。但该方法也有局限性,不同品种的高聚物之间不能用其熔融指数值比较其测定结果,不能直接用于实际加工过程中的高切变速率下的计算,只能作为参考数据。此种仪器测得的流动性能指标,是在低剪切速率下测得的,不存在广泛的应力应变速率关系,因而不能用来讨论塑料熔体粘度和温度,粘度与剪切速率的依赖关系,仅能比较相同结构聚合物分子量或熔体粘度的相对数值。一、实验目的:1.了解热塑性塑料在粘流态时粘性流动的规律。2.熔体速率仪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所谓熔体流动速率(MFR)是指热塑性塑料熔体在一定的温、压力下,在 10 分钟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单位:g/10min。对于同种高聚物,可用熔体流动速率来比较其分子量的大小,并可作为生产指标。一般来讲,同一类的高聚物(化学结构相同)若熔体流动速率变小,则其分子量增大,机械强度较高;但其流动性变差,加工性能低;熔体流动速率变大,则分子量减小,强度有所下降,但流动性变好。讨论流动曲线的特性表明,在很低的剪切速率下,聚合物熔体的流动行为是服从牛顿定律的,其粘度不依赖于剪切速率,通常把这种粘度称为最大牛顿粘度或 0 剪切粘度 η0,它是利用 η=f(S)关系,从很小的剪切应力(S)外推到零求得的。根据布契理论,线形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