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展览开幕式致辞 版画,在我国可以说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造型艺术。说它古老,是因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实物考证的版画作品,是我国唐代咸通年间(公元八六八年)的《金刚般若密多经》的扉页画,简称《金刚经扉页》,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此,我国也被世界公认为版画艺术最早的发源地。我国的传统版画经过宋代、元朝的进展,到明、清两朝进入高峰时期,出现了各种流派,如以福建建阳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于民间工匠,镌刻质朴;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戏曲小说为主,或粗犷豪放,或工雅秀丽,风采迥异;以杭州为中心的武陵派,题材开阔,刻制精致;以安徽徽州为中心的徽派在中国古代版画史上更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地位,在许许多多文人、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传统版画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宗教版画达到顶点,欣赏性的版画也大大兴起,纸牌、年画、画谱,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等,一时佳作如雪、不胜枚举,版本众多、流行广泛,影响深远。说它年轻,是因为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中国传统版画一直是以有用为主要目的,一直在复制上追求最精湛的表现技巧的“复制性版画”,如前面讲到的书籍插图,逢年过节张贴的年画等等。而以反映艺术家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创作性版画”,则是经过欧洲文艺复兴的洗礼,在后来的工业、科学、艺术的推波助澜下,由几代绘画大师如丢勒、伦勃朗、毕维克、勃莱克、戈雅、多雷等人努力,从单纯的复制印刷价值中独立出来的。我国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左翼文化运动兴起的基础上,在当时的欧洲(特别是德国)版画的影响下,由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提倡,在上海举报了“木刻讲习班”,才拉开我国“创作性版画”(亦称“新兴版画”)的序幕。新兴版画和古代复制版画不仅在制作技术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在作为艺术的功能与现实意义上也有质的区别,新兴版画从它诞生那天起,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阶段、歌颂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反省和艺术探究阶段。进展到现在,不足一百年,所以说它是年轻的。抱石美术学院版画工作室则更加的年轻,从初创到现在才几载,如同一个刚栽种不久的小树苗。最初和陶艺工作室共用一间教室,只有少量的桌椅,到后来才有了一间独立的教室和一台简陋的版画拓印机,丝网版画的创作则是和视传专业的丝网印刷工作室共用设备,但是简陋的条件却没有挡住工作室师生的探究。几年来,利用现有的条件,在工作室主持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