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读书笔记读《构筑理想课堂》有感潜心研读教材,构筑抱负课堂读书笔记——读《构筑抱负课堂》有感之一最近,利用寒假的时间,学习了《构筑抱负课堂》一书,书中介绍的新训练有效教学框架主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教材及教材解读;2、教学目标的确定;3、有明确方向的预习;4、严谨的教学版块;5、对课堂上同学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6、教学反思。由于近期也在进行新学期的教材解读工作,看了本书,我想就教材解读的意义结合自己实际谈谈看法:教材解读究竟应当解读什么?第2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我想,这才是我们应当思索的。在当前的教学现状中,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定材料。因此,它被认为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最重要工具。任何学科的教学,不能轻易地置教材于不顾,或者肆意地篡改教材。但是不是作为老师,我们就没有主观能动性了呢?非也。其实,在绝大多数状况下,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更不能等同于师生实际的教学实践。而通常状况下,我们应当将教材看做是教学内容的原材料,是绽开课程的一个载体,而不能是唯一资源。就语文学科而言,老师对教材的解读,不仅要对文本进行解读,更重要的是对单元思想、主题、内容、形式的重构,甚至是对整册教材,乃至年段及更长远的教学目标在本册、本单元、本课中要渗透的内容的思索。这样纵横交叉地比较,从微观走向宏观再回到微观的思索方式,才能让我们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整合好教材内容。老师站的高度打算了同学学习的深度,当我们将教材有效地利用好了,同学在学习文本的时候,也才能拓第3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展思维,语文课堂才真正能够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我们许多时候是借助教参来理解课文的,但是,教材和教参分析得再详尽,却永久都不能代替老师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因为我们要深化讨论的,不仅是文本,还有教学实际,怎样将教材与本班同学实际结合得很好,这是很难的,所以只有我们潜心钻研教材,才能真正构筑起抱负的课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