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师生潜能,提高课堂效益 孟万金 博士/研究员一、教师/班主任的苦衷1、现象:起得最早的人是我! 睡得最晚的人是我! 负担最重的人是我! 工作最烦的人是我! 压力最大的人是我! 是我是我还是我。一个普通小学教师/班主任每日必须象机器样地运转 10 多个小时!中学教师/班主任应该比小学的班主任更惨! 因为晚上都还得在学校加班加点。 约半数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2、归因:理念落后,不懂科研,缺乏积极心态。3、对策: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4、途径: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开发潜能,提高效能,构建积极的班主任工作新理念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1、现象:我国有 3000 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约有 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 4%为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有些高校调查表明 26%的大学生曾经有过自杀念头。 2、困惑:一边是大张旗鼓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边是悲剧总是在不断地上演。人们不禁要问:心理健康教育究竟怎么了?3、反思:(1)问题式或诊治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消解心理问题,而没有心理问题不等于心理健康。更糟糕的是,问题式或诊治式心理健康教育暴露的基本都是人生和社会的消极因素,这种消极因素渲染和传播的都是消极的心理体验。(2)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积极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才是和谐社会社会的精神基础。(3)杞人忧天与塞翁失马的启示 4、出路:构建振奋精神、积极向上、释放潜能、充满活力、洋溢幸福的价值取向和配套的内容与范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就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与主旨1、积极心理学运动发起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认为:“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 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光明面、人的优点与价值,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2、“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以往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