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一语文《窦娥冤》导学案 新人教版【检测反馈】一、基础达标1、对课文中涉及的元杂剧的有关术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外 ②云 ③净 ④科 ⑤唱 ⑥卜儿 ⑦鲍老儿⑧ 倘秀才 ⑨叨叨令 ⑩正旦 ⑾正宫 ⑿滚绣球A.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⑾(12)B.①②③④⑿/⑤/⑥⑦⑧/⑨⑩/⑾C.①③④/②⑤⑿/⑥⑦/⑧⑨⑾⑩D.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⑿/⑾2、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 刽子磨旗:摇旗 ②行动些:行动起来 ③不堤防遭刑宪:拷打④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生出 ⑤向哥哥行有句言:走 ⑥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糊涂⑦ 兀的不是我媳妇儿:这 ⑧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祭,超度亡灵。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⑥⑦⑧ D.②③④⑤3、下面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成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汉语话剧的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的唱词用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4、有人将杜牧的《清明》改写成戏剧,请你也试着改写,要求不增减一字,但可改换标点符号。清 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二、个性阅读 中国戏剧,可用三句话概括指出其特点,即:动作舞蹈化、语言音乐化、布景图案化。此三者之配合,可谓是人生之艺术化。戏剧不求将人生搬上舞台,但有假戏真做与真戏假做之别。世界即舞台,人生即戏剧,但若把真实人生搬上舞台演出,则为真戏假做。但京剧则是把人生艺术化了而在舞台上去演,因此是假戏真做。也可以说中国京剧中之人生比真实人生更有意义了。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不应有隔。但从中国戏剧来说,正好相反。中国戏剧之长处,正在其与真实人生之有隔。西方戏剧求逼真,说白动作,完全要逼真,要使戏剧与人生间无隔。但中国戏剧则只是游戏三味。即如绘画,西方也求逼真,要写实,因此连阴影也画上。中国画则是抽离现实,得其大意,重在神韵,在意境,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