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东宁县劳务输出调研材料引题:近年来,东宁县劳务输出已成为沿边口岸最具有潜力、最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农夫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劳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九象网23http://.9xwang.com为深化讨论劳务输出面临的新状况、新问题,总结阅历,分析问题和阻碍因素,根据市农委领导指示要求,东宁县、镇、村三级劳转机构工作人员,实行走村入户走访的形式,以填写市农委下发的《农村劳动力状况调查问卷》为主要手段,调查范围涵盖6个镇30个村,主要从学历结构、就业意向、影响外出就业的缘由等14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有关材料,同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形成此报告。本文紧紧围绕如何加快东宁县富余劳动力转移这一课题,在总结近年来胜利阅历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供参考。一、基本状况东宁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境内气候温柔潮湿,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区域土地面积为73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3.3万亩,地理概貌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县现辖6个镇102个行政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村,农业人口10.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6.2万人,农业可用劳动力2.7万人,农村的基本状况是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按国家在农村现行计生政策,估计今后1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长。截至目前已经转移1.3万人,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2.2万人。2022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21.15亿元,农夫人均纯收入5352元,其中劳务收入1007元。二、劳务输消失状我县劳务输出工作正在实现着由无序流淌就业向有序转移就业、由体力型劳务转移向体力和技能并重转移、由政府组织向市场配置资源的转变。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主要有:一是通过政府部门组织转移;二是通过中介组织介绍转移;三是通过亲朋好友、家族介绍转移;四是通过用人企业聘请;五是农夫自己外出自主择业。1、转移领域由埠内向境外延长。我县充分发挥口岸优势,扩大对外投资与合作,扩张农村富余劳力就业空间。目前在俄远东地区乌苏里斯克市、十月区等地有劳务点300多个,承包耕地4.5万亩,长期雇工4000余人。为扩大有组织输出规模,县政府在俄罗斯租赁土地1300公顷,兴建农业技术合作基地,还在俄远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东地区创办13家中小型农场,年输出县内外农夫2000多人,劳务收入2000万元。县劳转办也分别与俄罗斯海参崴帝王酒店、华森木业鞋业公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鞋业在俄罗斯建立了八个对俄劳务输出基地。2、依托特色产业进展劳务经济。进展袋栽木耳4.42亿袋,耳农1.3万户,年产量达1.65万吨(干品),成为全国黑木耳生产销售第一县。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带动6000多名农夫特地从事黑木耳销售、运输及其它关联产业。县级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区-大城子村今年有230户种植地栽木耳,进展1000万袋,纯收入1800万元。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在全县2.2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学校文化程度以上有1.87万人,占总数的85%,他们对现代生产技术和各种新生事物具有较高的接受力量。为加强农夫职业技能培训,5年来,我县先后建立了农广校、东宁驾校和农机校等11个市县级培训基地,可培训专业有电脑应用、汽车驾驶、俄语翻译、食用菌生产技术、汽车修理等专业。各培训基地均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还拥有一批教学阅历丰富的老师队伍,年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培训力量可达1万人。培训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订单培训。依据用人单位需求进行基本技能培训,形成了走出去订劳务合同-有针对性地培训-定向有序输出的输出模式;二是特色培训。依据东宁县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开展技能培训和国际劳务输出培训等;三是储备培训。依据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在部分培训基地中开展以就业为目的的劳务培训,对即将成为富余劳动力的人群进行超前培训。三、存在的问题近五年,我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虽有长足的进步,但与海林、林口等劳务输出先进县还有肯定的差距,劳务输出总体也呈现出“四多四少”现象,即自发性务工多,长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