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教版段云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及适当的表扬和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等等。下面结合平时我在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一.营造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教学气氛,顾名思义就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精神状态以及融洽的师生关系的综合体现。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很容易和学生沟通,所以我的课一般气氛比较活跃,但是这样也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很好的领会一堂课学习的重点。为此,同科组的邱丹梅老师帮我想出了一些好的点子,比如上课前一分钟讲一讲本堂课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把学生看作是值得尊重的人、平时要注意加强和学生的沟通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满意、愉悦、互谅、互助的态度和体验。在这种积极的态度和体验的支配下,学生就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开拓性以及创造性。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以下是我的几点感受: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氛围朝良性方向发展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学效率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说刚开始我总是习惯叫学生的学号,认为这样能让学生觉得这样具有随机性我不会偏袒任何人,但是渐渐的我发现这种方法效果不好,一来碰到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有的学生答不上来显得比较尴尬,二来少数学生告诉我这样不礼貌。于是,我意识到问题所在之后,课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找个别学生谈话或者是检查学生资料完成情况,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学生的名字,了解学生的大体情况。这样以后每节课当我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准确地叫出学生的名字时,我发现学生投来的眼神都是惊诧而又赞许的目光,我发现学生的反应也是积极而满意的,我发现凡是没有被点到的学生都渴望被点到。现在,我们提倡人性化管理,感情的交流不正是我们进行人文教学,迈向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一步吗?事实证明,师生关系越融洽,气氛越活跃,学生就越主动;反之,学生往往产生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和紧张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又如,天气炎热时少数学生喜欢课堂上打瞌睡,许多老师为此感到苦恼,有的老师停下讲课,在讲台前随手捡一支粉笔扔向学生,有的则站在讲台上大声叫该生的名字,殊不知这两种方法都不是很妥,正确的做法是老师走到该生跟前拍拍该生并且不要停止讲述,这样做不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