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初步尝试“指导——自学”教改的体会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学习力量——初步尝试“指导——自学”教改的体会泉州培元中学陈蓓璞本学期,我校在高二年(4)、(6)两个理科班,进行“指导——自学”的教改试验,这两个班上学期期末参与市统考平均成果分别是65.8和65.3(满分100分),最高95分,最低26分。班级同学的程度差异较大。其中两班各有35人是高师预备班的同学(将来高考只能报考师范类院校),有18人是普高班的同学。相对来说预备班的同学大多来自农村,学习比较勤奋,基础学问把握较坚固,但应变力量较差,不够敏捷。而普高班的同学正好相反。如何让他们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暑假的理论培训,我觉得只有进行教改,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培育学习力量,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半个学期来的教改试验,同学上课的乐观性被调动起来了。上课乐观第2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发言,踊跃提问,能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共同争论解决,还能对单元学习内容作小结。用自己的语言,分别采纳列表、画图、逐条排列等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把单元的学问形成网络。本学期所学《直线》、《不等式》两章,同学均作小结,并且能对教改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次比一次好。通过调查,两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均支持教改。大家认为教改使他们增加了学好数学的信念,开拓了视野。每个单元的学习都有梯度,先是同学自己能学懂的自己学,自己自学弄不懂的大家争论解决,或老师讲解。转变了传统教法的最大弊端,那就是老师在教,同学学。老师从易到难舍命教,同学舍命学。同学围着老师转,没有思索的余地,只有复制例题。同学的力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现在同学觉得有了奔头,也信任自己能学好。下面我就半学期来进行“指导——自学”教改试验的几点尝试阐述如下:一、实施教改的前提“指导——自学”教改的前提是同学在课前自觉地进行预习。许多老师对教改有疑虑,主要是怕同学没能很好地自习。开头我也很担忧,现在第3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觉得这个担忧是多余的。我们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向同学介绍我省实施教改的一些好阅历,取得的好成果,以及“指导——自学”的一些详细做法。让同学熟悉到预习是提高自学力量的重要途径,只有预习,才能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只有自己先弄懂课本,并且做必要的练习,才能在课堂上有所提高,使同学能在思想上重视预习。其次,老师要对同学的预习进行必要的指导。⒈依据同学的建议,在新的一章开头时,支配一、两节课对整章的要点、重点、学问网络、学问点分布、力量要求等进行指导,并用表格的形式打印提纲发给每个同学。每条要求在课本的什么地方都有明确的说明。同学每课预习时应先看看课本的这些要求,并把预习时的学习心得加注在上面。⒉每课后有一个详细下节课的预习提纲。包括预习问题及尝试作业两部分。要求同学预习后能回答预习问题,独立完成预习作业,并把疑难问题写在后面,以便上课提出来。⒊针对不同的同学要有不同的层次要求。学得快的同学在还没有发预习提纲前,要能独立研读教材,自行解决课本问题,并鼓舞他们多看些第4页共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参考书,自主学习。对于学得慢的同学,则只要求他们能了解课本内容,初步把握公式,或运用定理解决课本练习题及习题。并把疑难问题都记在书上。这样同学预习各有所得,不会感到学习压力太大。同时,同学有肯定的提前量后,就不肯定每天预习数学,不会与其他学科争时间,又能有效杜绝作业的抄袭现象。再者,要有评价预习效果的手段。⒈课前3分钟检查同学的预习作业及课本(要求同学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写在书上)。课后老师收取肯定数量(每班约10本)课前预习本检查预习作业的完成状况。⒉老师备课时设计一些难度不一的问题,在课堂上提问不同层次的同学。检查同学课前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程度,消退“假如”。⒊支配某些比较宽松的课进行5—10分钟小测,小测的内容可以是课本的例、习题或略微改造的题目,以检查预习效果。⒋每一单元后在同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