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高等专科学校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科研事业的进展,增加我校的学术创新力量,提高我校的学术创新水平,鼓舞和支持我校教研人员团结协作,乐观从事科学讨论,多出高层次、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努力创新的科研人才和团队从事开拓性和原创性讨论,特制定本建设方案。一、创新团队建设目标瞄准具有进展前景和可预期产生重要学术成果的学科领域或讨论方向,特殊是对全市乃至全省政治、经济和社会进展有重大推动作用或影响的讨论领域与方向,力争通过科学讨论创新团队的建设,培育一支在相关讨论领域能取得重高校术成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队伍。二、创新团队的申请条件1.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讨论水平、创新性学术思想和组织协调力量,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年龄不超过55岁。第2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2.创新团队成员应具有比较集中的讨论方向或共同感爱好的讨论问题,一般可以现有的课题讨论小组为依托来组建,也可自行组建。3.创新团队成员应具有努力探究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相关讨论领域已取得较突出的讨论成果,或在相关讨论领域显示出明显的创新力量和讨论优势。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一般以3-5人为宜(不少于3人),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提倡学科交叉。同等条件下,对负责人及多数核心成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创新团队予以优先支持。4.创新团队应是在合作基础上自然形成的讨论集体,具有相对集中的讨论方向、共同关怀的科学问题和良好的科研合作基础。对简洁拼凑的团队不予支持。5.创新团队所在系、部有良好的支撑环境,学术带头人和讨论骨干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讨论工作。三、创新团队申报与审批1.学校原则上每两年组织一次创新团队的申报工作。第3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2.依据学科建设和社会经济进展实践的需要,由学校确定重大讨论领域或重点讨论方向,或由学术创新团队申报人自选讨论方向。3.由申报组建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向教务科研处提交书面申请,详细内容包括:(1)创新团队人员构成与学术讨论力量;(2)创新团队的主要讨论方向和建设目标;(3)创新团队的讨论思路和工作方案。4.教务科研处对申报的创新团队名单进行资格初审,对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将其申报材料送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必要时,可组织创新团队的申报人进行评审答辩。经评审或答辩后,由专家组提出候选创新团队名单。5.学校审议并最终确定拟资助组建的创新团队名单。四、创新团队运作与经费资助1.创新团队是教研人员自愿组织的学术讨论团队,不享有任何独立行政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创新团队依托某一系、部开展学术讨论活动,可以由同一教研部门的人员组成,也可以由不同教研部门的人员组成。第4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2.对获准组建的属于人文社科讨论领域的学术创新团队,学校赐予不少于2万元的讨论经费资助;对获准组建的属于理工科讨论领域的创新团队,学校赐予不少于4万元的讨论经费资助。3.创新团队资助经费分三期直接下发。第一期(启动期)下发40%,第二期(中期考核合格后)下发30%,第三期(后期考核合格后)下发30%。对中期考核为不合格的创新团队,停发第二期资助经费。对后期考核为合格的创新团队,下发第三期资助经费,如有第二期资助经费停发状况,则予以补发。对期终考核为不合格的创新团队,停发第三期资助经费。4.对于的确在所属领域具有重高校术突破、开展原创性科学讨论的创新团队,依据创新团队的原创性讨论学术价值的凹凸,学校将对其加大资助力度。对属于人文社科讨论领域的创新团队最高资助经费可达5万元;对属于理工科讨论领域的创新团队最高资助经费可达10万元。五、创新团队业绩考核与嘉奖第5页共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1.创新团队按申报方向和讨论方案自主开展学术讨论和学术队伍建设活动,学校对其工作业绩进行考核。2.创新团队的建设周期为3年。3.学校在创新团队组建1年半后,将对其进行中期考核。完成一般核心论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