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4―2―1第二讲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一.动能1. 定义:物体由于__ ____而具有的能量2. 公式:kE 3. 动能是 量,并且动能总 零. 动能是 ,也是 二. 动能定理1. 内容: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 2. 表达式: 3. 物理意义:指出了_____和___ __的关系.4. 适用条件:所有的运动和力考点一 动能定理一、动能定理的理解要点1.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计算外力对物体做总功时,应明确各个力所做功的正负,然后求所有外力的代数和;求动能变化时,应明确动能没有负值,动能的变化为末动能减初动能.2.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3.动能定理应用广泛,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同时做功、分段做功各种情况均适用.4.动能定理既适用于一个持续的过程,也适用于分段过程的全过程.5.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或可看成单个物体的系统.二、应用动能定理的两种方法及解题步骤1.分段研究:明确研究对象的研究过程,针对每一个研究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分别列方程求解,前一阶段的末状态(末速度等)是后一阶段的初状态(初速度等).2.整段研究:明确研究对象的研究过程,找出整个过程的始末状态的速度情况,利用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特别强调的是要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明确各力的做功情况,最后求出不同过程、不同时间段各力做功的代数和.3.解题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个力做功情况:受哪些力? 每个力是否做功? 做正功还是做负功? 做多少功? 然后求各个外力做功的代数和;(3)明确物体在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k1E和k2E;(4)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k1k2EEW及其它必要的辅助方程,进行求解.【例题】 一铅球运动员,奋力一推将 8kg 的铅球推出 10m 远.铅球落地后将地面击出一坑,有经验的专家根据坑的深度形状认为铅球落地时的速度大致是 12m/s.若铅球出手时的高度是 2m,求推球过程中运动员对球做的功大约是多少焦耳?解析:设铅球出手时的速度大小是 vo,对铅球从出手到落地这一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在这一过程中只有重力对铅球做功,所以有2022121mvmvmgh,铅球出手时的速度大小为m/s104m/s1221022220vghv对运动员抛铅球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人对铅球做的功等于铅球获得的动能,即416JJ1048212120mvW答案:416J【变式训练】 如图 4―2―1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