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文学作品形象之叙事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考场答案,充分了解在答题中容易丢分的点,探究减少丢分的方法,从而达到增分目的。2、通过针对性训练,强化增分意识及精准答题意识。3、引导学生自己拟题并作答,进一步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特点及其解题方法、答题模式。教学重点:掌握增分技巧,通过训练能精准答题,提高分值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精准答题教学过程:一、回顾高考真题,把握命题特点1、纵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6 分)(2012 湖南卷)2、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韦素园)多”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6 分)(2012 湖南卷)3、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4 分)(2007 湖南高考)4、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商机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7 分)(2014 重庆卷)5、“看报纸的旅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 分,2013 湖南卷)……思考:形象类常考题型有哪些? 二、市质检考题回顾3 月 16 日市质检现代文月的《教授的底牌》16、文中亮出教授的“底牌”有哪些?请简要概括。考场答案 1:①能够自娱自乐,自己以自己为乐;② 把半个月的食物都买来,做饭时很随便;③ 喜爱读书; ④珍惜时间;考场答案 2:① 形式生活太呆板,物质生活太贫瘠;② 读书、教书,快节奏的生活;③ 上现代文学或古典小说时,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④ 对文学的热爱;⑤赶完稿子,上完一堂使我自得的课;⑥ 对工作认真,与儿子之间的真情;⑦ 专注于生活、享受。参考答案:① 形相“焦瘦”,愧为人师; ② 因陋就简,家居陋室;③ 理家无能,不善烹调; ④分秒必争,嗜读如命;⑤ 喜爱上课,有苦有乐。思考 1:与参考答案相比,学生的答案存在哪些问题?问题: 思考 2:在概括形象时,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分析人物形象?怎样答题才能准确、到位以提高分值?增分技巧: 三、巩固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表叔与阿婆肖复兴① 北京前门一带多会馆,均是清朝末年各地进京赶考的秀才修建。事过经年,几番历史风雨剥蚀,当年的书韵墨香早已荡然无存,如今各类小房如雨后春笋,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杂院。② 粤东会馆便是其中一座,表叔便是这座大院里的一家。为什么唤他表叔,谁也道不出子丑寅卯。几十年来,大院无论男女老少都这样唤他。这称谓透着亲切,也杂糅着难以言说的人生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