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2.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回顾已学知识,如环境问题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一步认识环境问题国际行动的必要性。2.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解决各种地理问题。3.通过围绕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讨论,得出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2.增强学生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体现课程标准的两个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视野扩展到全球;(2)“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概念从观念逐渐向行为方面转化。这是本节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理念。(一)本节教材的第一部分与前二节教材相呼应。前二节教材主要介绍我国环境管理的政策、法规和国家行动方案,本节教材的第一部分则介绍环境保护的国际行动,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之一。教材首先阐述了环境问题全球性的涵义:一方面,当前许多环境问题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在性质上具有相似性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源于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其影响和危害跨国、(二)跨地区乃至对全球环境构成威胁。让学生认识到全球环境问题是整个地球共同的事情,如果不加以解决,后果严重,也许会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因此,解决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各国在政治、经济和科技上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参与和承担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研究。这就牵扯到最大范围内的环境管理——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和国际行动。根据高中生的特点,教材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第 一方面,积极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介绍了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致力于推动和敦促各国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政治措施日益具体化,各国政府付出很大努力,把可持续发展纳入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取得了富有成效的进展。阅读教材“我国积极参与和履行1臭氧层保护国际公约”说明了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认真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同时,教材也指出,各国因自身利益不同,在涉及有关权益和承担义务方面的矛盾错综复杂,特别是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