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我国,一般将 60—79 岁称为老年期,80 岁以上为长寿期。北京市 2025 年透析登记报告,患者平均年龄为 51.1 岁,其中≥60 岁者占 50%。了解血透患者“高龄化”的变化趋势和老年透析患者的特点,对于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一定帮助。一、老年透析患者的疾病特点 老年透析患者病情复杂,常合并多种全身疾病。据统计,78%的老年尿毒症患者至少合并一种慢性合病征。40%以上老年尿毒症患者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病情变化快,由于老年人对环境适应力减弱、器官应急能力降低,可能仅仅是一个上感发烧或急性胃肠炎就会使病情急转直下。而丧偶独居、味觉障碍、吸收不良、厌食、便秘、抑郁以及服用多种药物等原因常影响进食,导致营养不良。上述各种原因又均可降低老年透析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依从性,致使透析不充分、心血管疾病增加、感染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增加,影响老年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二、老年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 自身动静脉内瘘仍为首选。但是,老年人血管并发症较多,建立血管通路较困难,需要一个较长的成熟期,一般至少需要 4—8 周。对于血管条件极差、高龄危重者,可选择半永久透析双腔导管作为长期血管通路,部位以颈内静脉为首选、其次为锁骨下静脉,再次为股静脉。三、老年患者血透治疗方式的选择 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 hemodialysis,IHD)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血液净化方式,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但同时具有容量和生化参数波动幅度大的缺点。当老年患者合并多个脏器病变,特别是心、脑血管病变时,采纳血液动力学更为稳定的透析模式可能是更安全的。1、 CRRT(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血流动力学稳定被认为是 CRRT 的主要优点。持续缓慢的超滤、清除过程,可避开短时大量超滤造成的低血压、心律失常,对于开始透析时高度浮肿,或者是病情危重,合并严重感染、顽固性心衰、严重营养不良需营养支持等情况的老年患者,能够更多地清除体内水分和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为静脉营养支持提供条件,改善重度营养不良;可清除更多的炎性介质。可将 CRRT 作为一种过渡治疗方式,待病情平稳后,再开始或返回 HD,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率。CRRT 的缺点是抗凝剂的使用不易掌握,需配置大量的置换液、透析液、耗费更多的人力,治疗费用较高。2、 每日血液透析(daily hemodialysis,DH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