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员工读后感范文 1400 字 当今社会,企业竞争激烈,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各企业都认识到了拥有一支职业化的员工队伍是企业进展制胜的关键。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职业化员工读后感,希望大家喜爱。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制约企业进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乏高素养的职业化员工。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职业化程度的高低。就像一场足球竞赛,职业运动员与业余运动员同场竞技,其结果不言自明。 有人统计,目前中国企业的效率是美国的 1/25,日本的 1/26,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主要就是中国企业的员工目前还不够职业化。 有一家生产乐器的中国企业,废品率高于 10%。有一次其公司负责人了解到日本同行的废品率仅是 1%。于是他去日本企业考察,发现在日本的企业里,员工进行生产的操作台上面物品摆放整齐划一,没有任何私人的物品。桌子上面都画好格子,哪个位置放置什么工具,哪个位置放水杯,而且位置的安排十分符合劳动操作法律规范和程序楼梯上也有一条线,员工走楼梯都靠右侧行走,以方便他人紧急通行。日本员工在工作时间几乎没有闲聊的,都是在聚精会神地做自己的本职工作。 而在同行的这家中国企业里,上班时间员工聊天、吃东西、干私事,可以说干什么的都有,上个厕所也要花半个多小时。 对此,那位公司负责人不由得感叹道:员工职业化程度的高低的确影响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战略最终都需要员工来完成,而员工能否出色地完成工作则取决于其职业化程度的高低。所以说,职业化员工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石,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因为制度制定得再完美,假如没有职业化员工去贯彻执行就等于一堆废纸。 令人欣慰的是,在中国很多优秀企业的领导人对员工的职业化问题越来越重视了。 美国某报社记者曾经采访张瑞敏,问他在企业中扮演何种角色。他说两种角色:一是设计师,二是牧师。要不断布道,使员工接受职业化教育,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工作中。 瑞敏强调: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而盘活人的关键在于铸造职业化员工,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 有一次,海尔驻广东分公司的一名员工用出租车给潮州的一位客户送当时还十分少见的滚筒洗衣机。然而,在离潮州还有 2 公里的地方,出租车被检查站扣住了。这名员工只得卸下洗衣机,站在路边拦车,但没有一辆车肯停下来。 最后这名员工背着 75 公斤的洗衣机走了 3 个小时,硬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