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重难点分析】 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学法指导】 运用教材阅读材料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能力。 【导学过程】[自学自悟]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 年1990 年以后问题[互学探悟]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分小组探究,然后完成下表内容的归纳)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 年1990 年以后优势主导产业[博学领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 GDP 迅速增长,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 【学以致用】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 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为7361 亿元,2004 年为 13394 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 农业。(2)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 A.肥沃的土壤 B.低洼的地势 C.发达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3)20 世纪 80 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 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 工业。 (4)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 产业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 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图1 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示意图 图3 珠三角工业产值比重变化 图 4 珠三角三大产业结构构变化 【学后反思】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水田(2)B(2)(3)劳动;轻纺(4)技术(或知识);电子电器(或高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