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海河流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 8 省市区的31.8 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拥有 10000 多公里河道,148 座大中型水库。 这里曾经有许多赛江南的地方。孙犁先生的名作《荷花淀》,描写了芦苇密布,芦花飘飞,鱼鸭成群的白洋淀美景。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刘绍棠的《运河的桨声》,徐光耀的《小兵张嘎》,穆青的《雁翎队》等一系列文学作品均描绘过海河流域那绿草茵茵,柳枝摇曳,船桨划破碧水,鸭成群鱼跳跃的美丽水乡景色。 然而,自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海河流域人口增长了一倍,GDP 增长了 33 倍,而人均水资源却从 750 立方米降至 300 立方米以下,再加上有些地区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对水资源进行掠夺性和破坏性开发,使海河流域在干渴和污染中改变了模样。作家笔下那美丽的水乡景色不见了。 南水北调能“水”到“病”除吗? 有些人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南水北调”上,以为长江水一来,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果真如此吗? 目前,海河流域年平均用水量为 400 亿立方米。如果按国际维护流域自然生态的标准来计算,流域年用水量最多不能超过 230 亿立方米,目前超用的 170 亿立方米水量完全是以破环自然生态为代价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海河流域年自然来水量为 400 亿立方米,人类只能用其中的 230 亿立方米,其余的 170 亿立方米,让它留在河道,补充地下水,或顺河道流入大海,这样条条河道不会干涸能行船,能有鱼虾,能保持周围的生态,能有水奔向大海。海河入海水量在上世纪50 年代以前,平均为 240 亿立方米以上,而到 2001 年,只有 10 多亿立方米。因为无淡水入海,造成海河入海口淤积,盐分积累,河口海洋生物诸如大黄鱼、对虾、蟹类灭绝。 事实上,海河流域年来水量尚达不到 400 亿立方米。目前人们超用的 170 亿立方米的水,有 80 亿是采用地下水,有 50 亿是地表水的过度利用,另有 40 亿是从黄河引来的,长期的超用流域来水,肯定会对流域生态造成破坏。 目前,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到 2010 年,通过南水北调工程进入海河流域的水只有 80 亿立方米,即使把 40 亿黄河水算上,按年用水量 400 亿立方米计算,还有 50 亿立方米的缺口。到 2010 年,海河流域的经济会更发展,人口会更多,用水量肯定会超过 400 亿立方米,因此缺口会大于 50 亿立方米。 从另一个角度谈,南水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