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 2014 年高三历史 复习背诵基础知识必读 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文科班)人民版第五章,1900-1945 年间世界痛苦转型一、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1.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①原因。②表现。③影响。2.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⑴ 清末新政*。①目的。②措施。③影响。⑵ 预备立宪*。①目的。②过程。③后果。3.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形成。①条件。②中国同盟会。③三民主义。④影响。4.辛亥革命。①原因。②经过。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评价。④社会生活的变化。说明:1)编写源自《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网络。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 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内容)第五章,1900-1945 年间世界痛苦转型一、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按照江泽民的说法就是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大小概念之分,小概念就是指 1911年 10 月 10 日革命爆发到 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退位 3 月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大概念包括此前领导革命的组织建设、指导革命的理论建设、武装斗争,此后维护辛亥革命成果的斗争,一方面是维护《临时约法》,另一方面是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 1.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① 原因。列强资本输出刺激;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清政府奖励实业推动;收回利权运动推动;实业救国思潮促进。② 表现。1901-1911 年,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张謇大生资本集团,荣宗敬、荣德生“面粉大王”。③ 影响。资产阶级壮大,为立宪运动、辛亥革命提供阶级条件;促进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尤其是革命思想传播。2.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⑴ 清末新政*。① 目的。《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其统治;以改革遏制革命。② 措施。编练新军;奖励实业,1903 年设立商部;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官制,整顿吏治。③ 影响。编练新军培养了反清军事力量;奖励实业发展了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壮大,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和阶级基础;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了资产阶级知识1分子,成为革命思想的接受者传播者。⑵ 预备立宪*。①目的。维护统治;遏制革命。② 过程。1)1905 年秋,清政府派大臣出洋考察宪政。2)1908 年,清政府宣布以九年为期预备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开始宪政改革。《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