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档案馆突发重大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为建立健全预防档案馆突发性重大事故和自然灾害紧急处置机制,提高档案馆的安全保障和救灾能力,确保馆藏档案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永宁县档案馆应对重大事故和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应急领导小组和县档案馆抢险救灾工作队。 1、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 xx 副组长: xx 成 员: xx 其职责是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抢险现场的组织指挥。 2、抢险救灾工作队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张自忠任组长,档案局全体工作人员为成员,其职责是负责应急抢险工作。 (二)抢险救灾责任人顺序:1、局长 2、副局长 3、库管人员 4、其他人员。 (三)协调指挥:抢险救灾领导小组负责抢险救灾工作的决策与协调,具体负责救灾现场的组织实施与指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绝对服从,不得各行其是。 二、预案目标 (一)在应急的情况下,实行最有效行动消除对馆藏档案、资料的威胁。 (二)保护未受损的档案、资料。 (三)抢救已受损的档案、资料。 三、灾害种类 灾害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现象引起,如地震、雷电、洪水等;人为灾害是指来自于人类的失误,如漏雨、漏水、电线私拉乱扯和线路老化短路、起火(包括蓄意纵火、爆炸、战争等)。上述灾害假如使档案馆的设施、设备、档案、人员发生威胁,出现险情,应及时进行抢救。 四、抢救重点 (一)重点监视区:二楼档案库和三楼资料库;计算机机房。 (二)档案资料抢救顺序:1、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2、民国档案;3、各局委办档案;4、名人档案;5、声像档案;6、图书资料。 五、应急准备 (一)建立灾情预警联络系统:由县档案馆安全责任人负责与公安消防、水务、气象、地震等部门联系,建立有关突发性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将档案馆列入相关的重点管理单位,及时沟通信息,按要求做好灾情预警工作。 (二)完善抢险救灾的日常训练工作:所有人员均应熟悉自己的抢险岗位、职责、消防器材的存放位置、使用方法等,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方法得力。 (三)办公室要完善抢险救灾器材配置,保障后勤供给。消防器具应每年检查(更换)一次,并与相关科室配合,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四)所有库房均应配备钥匙两套,一套由库房管理人员使用,一套由办公室保管以备急用。 (五)建立档案安全检查制度,把安全工作的重点从事后处理转到事前防范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