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5 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25小题,共50分 ) 1 .“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子后来成了大思想家。他的思想是 ( ) 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仁爱待民,以德服人” C .“天道自然,无为而治” 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2 .古人云:“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人处世不可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粒粮食就会五雷轰顶”。你认为这些言论反映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 ) ①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 ④法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3 .司马光有一首较为有名的《独乐园诗》:“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 ) A .诗中所谓“邪说”是指不合儒家思想的学说 B .诗中所谓“圣言”是指儒家经典的言论 C .诗中所谓“发策”是指董仲舒应策问得以进入仕途 D .诗中所谓“百家”是指战国以来的儒.墨.道.法各家 4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朱子家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 ) A .礼制法律规范 B .家庭制度 C .道德教化 D .礼仪制度 5 .《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 A .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 .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 C .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 .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6 .“(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 .商周 B .春秋战国 C .唐末宋初 D .元末明初 7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 ( ) A .君主 B .科学 C .西学 D .民权 8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是 ( ) A .全盘否定 B .全盘接受 C .毫无关系 D .继承与进展 9 .1912年 2 月15日,即清帝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