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大数据的视角,以高职食品类专业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在线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与探究,为建设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在线课程打下基础,对同类在线课程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在线课程;交互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161(2025)02-0090-03 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食品类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大一新生一入学就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理实并重,理论部分知识点多、信息量大,特别是反应机理、物质结构、化学平衡等内容相对抽象枯燥,实验部分技能点多,技术性和法律规范度要求较高,学生学习难度普遍较大。随着高职招生模式的多元化,生源数量和质量均发生变化,学生化学基础薄弱和参差不齐现象更加明显,有限的课堂容量、学生欠缺的化学信息储备量与课程培育目标的矛盾日益突出。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进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受教育者通过各种在线学习猎取知识成为现实。 目前,以 MOOC、云课堂等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的在线教学处于蓬勃进展态势,特别是在线开放课程在结合了教学交互与评价后,具备了大数据时代的海量存储和永久在线的典型特征。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充分融合所形成的混合教学模式,强化了教学效果,为学校课程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在原网络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以泛雅平台和学习通为载体,进行在线课程建设教学实践,探求符合现代学习活动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手段改革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课程资源体系,满足生源层次和化学基础差异化需求 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课程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相关内容,定位于基本分析技术,即利用化学原理及操作进行化工产品中常量组分的分析与检测,而化学基础部分仅作为基本分析技术学习的铺垫。尽管学生来源层次和化学基础差异较大,但这些学习内容不可或缺。原网络资源建设主要对课程视频、课件、课程设计等进行规划,多以项目或整节课为单元进行展示,信息量较大则放映时限较长,具有内容完整性高、逻辑关系清楚的特点,但对化学基础薄弱且参差不齐的大一新生而言,短时间内看明白且记住所有操作法律规范及知识要点并非易事,况且从线上一大段视频中查找没掌握的知识环节,其可操作性也较差,直接影响部分同学的学习热情,难以达到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