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一、教学目的和根本要求 通过此章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的组 成;自动变速器、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开展史和开展趋势;电控驱动防 滑控制系统的根本功能;悬架和转向控制系统的开展、使用目的和优势。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绪论 理论教学:1 学时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自动变速器、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开展趋势;电控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根本功能;悬架和转向控制系统的使用目的和优势。 四、教学根本方法和教学过程 本教学环节采纳理论、实践同步进行的方法。通过面对实物讲授,学生可以更直观的学习。第一章 绪 论 一、自动变速器 介绍自动变速器的开展史。 20 世纪 80 年代三种传动装置均出现了电子化的趋势: 1.液力自动变速器〔AT〕 把液压控制功能改由微处理器来完成,实现了由 AT 向 EAT 的转变。 2.手动式机械变速器〔MT〕 借助微机控制技术,正在演变为 EMT。 3.无级变速器〔CVT〕 由电子控制取代液压控制,实现由 CVT 向 ECVT 的转变。 电子控制与液压控制相比具有如下明显的优势: 1〕实现复杂多样的控制功能 2〕极大地简化结构,减少生产投资及种种困难。 3〕由于软件易于修改,可使产品具有适应结构参数变化的特性。 4〕实现整体控制,进一步简化控制结构。 5〕较容易实现手动——自动于一体控制的自动变速器。 二、防抱死制动系统 1.概念: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 ABS。是在制动过程中通过调节制动轮缸〔或制动气室〕的制动压力使作用于车轮的制动力矩受到控制,而将车轮的滑动率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防止车轮被制动抱死,防止车轮在路面上进行纯滑移,提高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 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缩短制动距离。2.介绍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开展史。 3.目前防抱死制动系统技术的开展趋势: 1〕减小体积和质量,提高集成度以降低本钱和价格,简化安装。 2〕开发一种系统适应多种车型的回流泵系统。 3〕改变电磁阀的磁路设计和结构设计,提高电磁阀的响应速度。 4〕软件重视改良算法,提高运算速度。 5〕逐渐推广应用 ABS+TC〔ASR〕相结合的系统。 6〕采纳计算机进行 ABS 与汽车的匹配、标定技术,同时加强道路试验。 7〕ABS 与电控悬架、电控四轮转向、电控自动变速器、主动制动 器等相结合的组合装置是 ABS 的讨论方向。 三、电控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 1.ASR 的根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