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型二 生活现象解释类型一 微观图形题型解析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分子间隔改变;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宏观角度: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物质总质量守恒;微观角度: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这是初三化学中学生建立起来的微粒观和守恒观,也是物质微观变化的本质。此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微观视角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和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感受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原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北京历年中考中选择题、填空题中都出现过题目难度不大,但考试中学生很容易出错。解题时,先根据题目所给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微粒个数比是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比,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的比值。实战中考1.(2025·北京)烟道气中含有大量,经“捕捉”可用于生产尿素、甲醇等产品。(1)尿素]属于化学肥料中的氮肥。(2)生产甲醇。①“捕捉”: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溶解于甲醇,得到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② 用“捕捉”的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2-2-1 所示:图 2-2-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解析:(1)尿素中含有氮元素,故其属于氮肥。(2)在高压时将溶解于甲醇,CO2是被溶解的物质,所得溶液中溶质是。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025·北京)甲、乙、丙、丁 4 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 5 种元素中的 2~3种组成。(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氧化钙。(3)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2-2-2 所示,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图 2-2-2(4)如图 2-2-3 所示(夹持仪器略去,、均关闭),打开,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丁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和,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图 2-2-3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② 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测得 pH=3,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 HCl 外,还有 NaCl 、 。解析:(1)甲俗称纯碱,则甲为碳酸钠,化学式为。(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由此可知,乙的名称是氧化钙。(3)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丙为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