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第 10 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目标【考试目标】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教学重点】学会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教学过程一、体系图引入,引发思考二、引入真题,深化理解【例 1】(2025 年钦州)某水果商行计划购进 A、B 两种水果共 200 箱,这两种水果的进价、售价如下表所示:价格类型进价(元/箱)售价(元/箱)A6070B4055(1)若该商行进货款为 1 万元,则两种水果各购进多少箱?(2)若商行规定 A 种水果进货箱数不低于 B 种水果进货箱数的,应该怎样进货才能使这批水果售完后商行获利最多?此时利润为多少?解:(1)设 A 种水果进货箱数为 x,则 B 种水果进货(200-x)箱, 根据题意可得,60x+40(200-x)=10000.解得 x=100,200-x=100.∴A 种水果进货100 箱,B 种水果进货也为 100 箱. (2)设 A 种水果进货 a 箱,B 种水果进货(200-a)箱,售完这些水果的利润为 b 则b=a(70-60)+(200-a)(55-40)=-5a+3000.∵-5<0,∴b 随着 a 增大而减小, ,解得 a≥50,当 a=50 时 b 最大,此时 b=2750,即进货 A 种水果 50 箱 B 种水果 150 箱时,猎取利润最大,此时利润为 2750 元.【考点】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已知条件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式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例 2】(2025 年繁昌县一模)甲在集市上先买了 3 只羊,平均每只 a 元,稍后又买了两只,平均每只羊 b 元,后来他以每只 元的价格把羊全卖给了乙,结果发现赔了钱,赔钱的原因是 (A) A.a>b B.a=b C.a<b D.与 a、b 大小无关.【解析】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因为赔钱,所以买入的价格大于卖出的价格,即 ,解得 a>b,故选择 A.【考点】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三、师生互动,总结知识先小组内沟通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老师作以补充.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同步导练教学反思同学们对本节的内容理解很到位,要多加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