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淡化语法教学的今日,显然是要求考生能用简单的语法知识修改文章。在古诗文部分,新增加了“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一项,提示我们:今年中考对于古诗文能力的考查已由单纯的识记、理解层次提升到了分析、欣赏层次。 现 代 文 阅 读 部 分 , 新 增 了 体 验 感 悟 , 赏 析品 味 的 考 查 内 容 , 也 是 对 考 生 阅 读 能 力 考 查 标准 的 提 升 , 这 一 部 分 应 成 为 备 考 的 应 对 重 点 。 文 言 文 阅 读 仍 是 对 课 内 重 点 篇 章 进 行 考 查 ,但 主 观 题 比 重 将 增 加 。 写 作 部 分 可 能 会 一 大 一 小 两 个 作 文 。小 作文 的 考 查 应 注 重 缩 写 、扩 写 、续 写 、改 写 及 作文 修 改 的 训 练 。灵 活 应 对 各 种 题 型 “ 积 累 与 运 用 ” 、“ 文 言 阅 读 ” 两 部 分 ,复 习 时 要 依 纲 扣 本 。课 内 50 篇 古 诗 文 , 既 要 篇篇 背 得 准 确 、熟 练 , 又 要 强 化 理 解 , 多 角 度 、多 侧 面 地 发 掘 名 句 所 蕴 含 的 哲 理 、所 表 达 的 感情 、所 描 绘 的 形 象 和 画 面 。名 句 积 累 的 题 目 中 ,大 多 数 题 目 并 非 简 单 地 出 上 句 , 让 考 生 填 下 句 ,而 是 提 供 一 种 语 言 环 境 , 考 生 记 得 准 、理 解 得对 , 才 能 准 确 无 误 地 填 好 。例 如 , 杜 甫 的《 茅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中 , 表 现 诗 人 忧 国 忧 民 的 诗句 是 : “ 安 得 广 厦 千 万 间 , 大 庇 天 下 寒 士 俱 欢颜 ” 。常 有 学 生 错 答 : “ 何 时 眼 前 突 兀 见 此 屋 ,吾 庐 独 破 受 冻 死 亦 足 ” 。这 是 因 为 没 有 区 别 开两 句 诗 的 侧 重 点 。前 者 侧 重 写 忧 国 忧 民 之 情 ;后 者 书 舍 己 为 人 之 志 。 复 习 中 , 可 将 古 诗 文 整 理 分 类 , 分 为 “ 壮志 理 想 ” 、“ 战 争 场 面 ” 、“ 爱 国 忧 民 ” 、“ 亲 情 乡 愁 ” 、“ 自 然 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