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之三年级孝敬教育教案:孝说古今 一、教学目的:1、孝说古今,翻开中国古代的孝敬史,使学生理解我国古代史如何尊敬、孝敬老人的。2、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构成的前提。二、教学过程: 1、讲故事导入,激发情趣。 《孝感动天 》的故事讲述: 舜,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屡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特别孝敬,有处理政事的才能,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通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探望父亲,仍然恭尊敬敬,并封象为诸侯。并讨论:古代君主尧传位给舜的缘故。2、明事理,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孝的意思。先分小组讨论,再小结:孝即是做子女的待父母好。希望每位学生真正做到孝敬父母,从小事实事做起,时时处处关怀体贴父母,分担父母的辛劳。3、理解做人的最根本的道理:子女要好好地奉养给本人的父母。这是由于父母为子女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子女长大后侍奉父母要敬,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4、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各是如何样尊敬老的,有哪些优惠政策和详细表现? 并讲述汉文帝的《亲尝汤药 》之事: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 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 24 年,重德治,兴礼仪,留意开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隆,经济得到恢复和开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 文景之治 。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5、在中国民俗中,还有浩大的老年仪式礼,详细指哪些?请找出来朗读。6、自古至今,关于孝行有哪些政策?请用横线画出来。7 、插入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让学生再次明事理:“”中国有句古语: 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假设都不明白孝敬父母,就特别难想象他会热 爱祖国和人民。“”古人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本人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保护年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