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究一、二月革命1917 年 3 月,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其目的是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结果是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在俄国出现了两种政权并立的局面。两种政权是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这次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二、十月革命1、原因:必要性: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坚持参加一战,疯狂镇压无产阶级; 可能性:①经济上: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②阶级基础:俄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③组织基础: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熟; ④群众基础:人民要求退出一战; ⑤思想基础:列宁主义的诞生;2、时间、地点:1917 年 11 月 7 日,彼得格勒;3、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4、革命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5、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6、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人民委员会7、意义:①对社会主义: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由此诞生; ②对帝国主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进展; ③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④对国际格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世界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局面;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8、对中国的影响:①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②中国学习苏俄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 背景:1918~1921 年三年国内战争;② 目的:为赢得战争作准备,巩固政权;③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④ 作用:为三年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四、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① 政治: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人民委员会;② 经济: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等;③ 外交:同德、奥匈议和,退出一战;④ 军事:1918~1921 年三年国内战争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五、新经济政策1、时间:1921 年开始; 2、背景:国内战争结束,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生产力的进展; 3、目的: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4、内容:①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集制; ②工业:允许私人、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③商业:恢复自由贸易,废除生活用品配给制; 5、作用:调动生产积极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