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千以内数认识和表达▏沪教版(1) 【课题】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单元】第 四 册/第 二 单元 【教材、教法分析】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是在百以内数的认识和表达基础上的继续学习,是学生学习大数的基础。对于“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的教学,教材先从实景图再到数图,帮助学生建立千以内数的直观认识,然后结合千以内数的读写、在算盘上表示千以内的数、千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以及千以内数的组成(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突出了十进制记数法的位值概念,帮助学生初步系统地建立起对千以内数的认识。然后再通过千以内数的数射线,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感。从实景图到数点,从读到写,填入数位表,最后是分拆为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教材展示了一个较完整的对数认识与表达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足够的的空间。学生的认识由直观到抽象,然后再建立自己的模型,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大的促进。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 以内数的认识”和“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学生已经能正确读写两位数,知道两位数的组成。对于三位数的学习,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读数经验,但在进一步学习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有 0 的数的读法和写法,数位的概念等。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借助千数图直观认识千以内的数,能正确读、写千以内的数,并能在数位顺序表中正确地表示出来。 2.知道千以内的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所组成的。 3.初步了解位值概念,知道数字在不同数位上分别表示多少。 4.经历从千数图、简图到在数位顺序表中表示千以内的数的过程,体验数的抽象过程。 5.初步了解算盘的来源,初步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历史文化。 教学重点 1.千以内数的组成。 2.千以内数的读写。 3.千以内数的表示。 教学难点 千以内数位上有“0”的数的读写。 教学环节 及对应目标 师生活动与设计意图 评价关注点 常规积累 读一读下面的数,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25、52、100 【设计意图】 复习百以内数的组成,为接下来千以内数的学习作铺垫。 概念理解:正确理解并表达数的组成情况。 一、导入阶段 (一)冬奥会视频导入 1.学生观看录像,猜人数,介绍猜的方法。 2.今日我们就要来学习这样较大的数。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和建立千的概念。 活动兴趣:观看视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