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田第一中学秋季高三语文 期中考试作文《为何贵木沉香,成为炉前炭火》素材(注:原稿件未署名) 材料中的年轻人把在雨林中找到的“沉香”拿到市场上去卖,无人问津,而烧成 再普通不过的木炭,却招至宾客迎门,这是为何?“沉香”是一种珍贵树木,一小块木料就可买下一车木炭,奇珍无比。而且它 周身散发着一股异香,能沉于水底,木质很好。奇香加上奇珍,世人不可能不爱这样的宝贝。从这里看,木炭与之不可同日而语。但为什么沉香无人问津,而木炭却如此受欢迎?如 此至微至陋,发出呛人烟气的木炭难道比得上至珍至贵、清香袭人的沉香吗?然而仔细考究,我们便能发现,长年隐居深 山老林的沉香并不被人所了解。金子,人们能够一眼识得是由于它的金光为 众人所知;珠宝,人们了解它的异彩,而对其倍加珍惜。这些同样的宝物受到的待遇与沉香的窘境,不得不令人感叹。而当人们见到沉香时,它已成粉末,真正长什么样,发出什么香气,是否真能沉入水底,恐怕只有那些采木人和加工木料的人等才能够了解。可见沉香门前冷落也不足为奇了。然而仍有一个小小的疑问,为什么那年轻人不把沉香加工成人们熟知的“沉香”去卖呢?原因很简单,那年轻人自己也不知道那木是沉香的这回事。令人唏嘘不已。众所周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沉香木要卖得出去,那年轻人对沉香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行若是在卖木之前他先请教他的父亲或有关人士,把木料加工成每个人都认得出来的沉香,恐怕沉香不是被一抢而空,可能那年轻人连预约香料的电话都要接到好几通,何愁沉香”无路可销“,沉积店中,最终贱为木炭。而那年轻人只是拿着“普通”的木头去叫卖,期盼有“伯乐”识木,显然不切实 际。众所周知“伯乐不常有”。看来沉香为何只能屈尊为炭,可见一斑了,只是 因为那年轻人缺乏对沉香的了解和卖木料之前的准备,还有这样去做的意识。还是那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我们每个人,若是想做成一 件 事,并把它做好,就要做好准备。那些大企业, 很 青睐于博士、硕士,总是优先招用这些人,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他们是需要人才 和知识的储备,而博士和硕士们恰恰是能满足他们的这些需要的 人群,帮助他们做成大事业,获得更 多的利润。同样,高考状元为什么能成为高考状元,也是因为他们做足了准备。因此,若是认要想把事情 做成功,就要做足准备。上帝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