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县道周中学 2014 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主观题解题策略(一)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特点:信息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 (二)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特点:重视基础,突出运用——能力立意;热点多元,模拟情境——拓展思维;强调联系,细分入口——回归教材;角度多维,分层设问——思维综合;适度开放,难度稳定——引导创新。 (三)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 ③ 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显;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①书写潦草,难以评判;②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③逻辑混乱,层次不清。 (四)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审题过程:一、审设问1、判定设问的题型类别2、用“五要素分解法”审设问。找出设问中的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内容、关键词和限制语。==明确行为主体与客体==查找关键词。==看清试题的范围要求,明确试题是要求用政治、经济、哲学或文化的有关知识,还是用具体的某(个)些知识来分析回答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尽可能缩小知识范围。==提取相关知识的具体内容。3、明确分值要求。如果分值较高,则答案要点可能较多,若分值较低,则答案要点较少。答案要点要按分值的倍数来设定,只能多不能少。(二)审材料:1、用“五要素分解法”审材料。找出材料中的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内容、关键词和限制语。2、分出段落层次(可参考标点符号 ;。),并概括每段的意思。3、理出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构思答案1、采取在心中打草稿的方式来理清答题思路。2、认真思考的基础上联系调动相关教材知识列出答案要点。3、反思----检验是否遗漏 (五)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答案组织要求注意“六个化” 1、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三部曲来进行; 2、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 3、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 4、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