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第二课时) 语文组 王曼曼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 会认 2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重点指导“谷、柳、英、商”4 个字的书写。⑵ 理解“汲取、篷帐”“悠荡”等词语的意思。⑶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小节。⑷ 鼓舞学生大胆想像,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⑸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过程与方法:⑴ 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为学习诗歌打好基础。⑵ 播放相关音乐及图片,引导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出现相应的情景,展开奇妙的想象,大胆追求美好的愿望。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展开丰富的联想。⑶ 本诗生动、浅显,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内容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二、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 2、培育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三、课时划分:两课时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 2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重点指导“谷、柳、英、商”4 个字的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教学重、难点:会认 2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重点指导“谷、柳、英、商”4 个字的书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 理解“汲取、篷帐”“悠荡”等词语的意思。⑵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一节。⑶ 鼓舞学生大胆想像,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⑷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过程与方法⑴ 通过创设情景,做动作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⑵ 通过创设情景,播放音乐及图片,引导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出现相应的情景,展开奇妙的想象,大胆追求美好的愿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重、难点:重点: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诗人的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遐想。 1、播放歌曲 《种太阳》,开启想象之门。看到同学们坐的那么端正,今日有个小朋友她也走进我们的课堂,她呀!带来一个美好的愿望,听听,是什么愿望呢?2、歌曲中这位小朋友的愿望是——种太阳(指屏幕),他有大胆而奇妙的想象,你们曾经有过什么愿望?指名说。点评:生 1:哇!真难得,你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