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给予是欢乐的》【教学反思】今日上午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4课《给予是欢乐的》,整堂课基本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能把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思路也很清楚。在开课时能抓住阅读提示,让学生自己寻找学习目标并针对两个目标进行教学。讲解课文时,我首先从整体感知课文入手,先对整篇课文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围绕“这个故事中有哪些是你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展开的。并进行了引读,在想象“这个夜晚,他们三个人在一起做了什么”这里,让学生先同桌说说再全班沟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最后是一个拓展延伸,在学生充分阅读后,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爱心,并产生关爱他人的愿望,从而体会给予是令人欢乐的。 同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首先,在导入时没有抓准切入点,过多的强调欢乐,而忽略了“给予”的含义,以至于学生在后面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经历时都只说到自己欢乐的事情而没有说到给予的欢乐。有些偏离文本主题。 其次,课堂上的沟通很多,没有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体现其情感的变化,而在课文的内容方面花的时间太多,本课的语言训练重点没有体现到位。 第三、对保罗的内心感受抓得不实,学生虽然有读,但读的时间还是太少了。而且,学生读的情感不是很到位,没有很好的体会人物的情感,比如说,小男孩的那种艳羡与惊叹没有体现出来。老师也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的知道。 最后,我思索,一节课是否称得上好或者差,不在于用了哪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也不在于搞了多少新颖的形式,而在于看它能否抓住文章的主线,抓住文章的重点来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实实在在的课才是最好的课。 【课后评议】 辜淑华:曹老师作为新老师体现了教学创新的精神,教授本课时好的方面贯穿了以学生为主的精神,坚持把课堂交给学生,文中的几个部分设计让学生自渎自悟,也是比较好的,同时,曹老师教学态度自然,教学层次也比较清楚,但是在最后把握阅读链接的部分,却因为时间过短,没有进行深化,只是带过,可能比较仓促。 王莉华:课文中心是“给予是欢乐的”,但是在听完课后连部分老师都没有感受到这样的情感,我想学生更难以把握,这也说明教学中情感没有到位。对于内容浅显的文章,应在读中感悟,而不应该过多涉及内容。应从课题入手,“谁”给予“谁”?“给予什么?”在前面的内容中就应该说清楚,给予的含义是什么? 祝怡婷:曹老师的教态大方得体,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不足的地方,课文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