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平均数》︳西师大版(1) 平均数 教学内容:平均数 P90——P9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进展统计观念。 3、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都很喜爱体育运动,他们啊也很喜爱,(ppt 展示)这些同学在做什么?(踢毽子)为了让活动更精彩,他们进行了一场踢毽竞赛,分为男生队和女生队,我们去看看吧,现在老师就聘请你们来当裁判。 (出示表一,男女各 2 人)哪个队赢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女生队)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 (出示表三,男女各 4 人)(还是女生队赢) 师:孙奇同学啊,很想为男生队挽回局面,也加入了男生队,我们瞧瞧(出示表四,男生队 5 人,女生队 4 人)现在哪个队赢了呢?(男生队)男生队终于赢了,恭喜男生队。 对于这个结果,你们有的同学好像提出了异议,说说看。 预设生:这样比较不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一样啊! 师:那你们给我提提建议,该比什么比较公平? 预设生:比较每个队的平均数。 师:大家觉得他的这个建议怎么样?(好)那就听你的,我们来比平均数,也就是求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今日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学习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等一会儿我们再来解决这场竞赛的输赢问题。 (二)主动探究、归纳沟通 我们知道 3 月 5 日是学习雷锋日,小红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1、教学例 1。 (1)课件出示教材第 90 页例 1 统计图:小红等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沟通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 14 个,小兰收集了 12 个,小亮收集了 11 个,小明收集了 15 个。 (2)请同学们拿出统计图,小组合作,怎样操作可以使每个人收集的个数相等呢? 小组合作后,请一个同学上台演示,边说边演示。(把多的移到少的上面,现在每个人收集的个数都是 13 了) 师:同学们,就像我们刚才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