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消防安全风险防范及基层治理能力 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治理是公共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把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和治理能力提升作为首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化解能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精准治理,有效化解重大风险,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朝阳区功能布局及进展现状 朝阳区是北京市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国际科技文化体育沟通区,是北京市的经济强区,具备以金融业、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支撑、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进展的多元化产业格局。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25 年—2025年)》,朝阳区坚持两轴两带三区空间布局,即以长安街东延长线、中轴线北延长线为两轴,划分首都功能保障带、绿色生态共享带,以及疏解提升优化区、产居融合进展区、绿色生态休闲区三区,逐步形成东部温榆河生态休闲和金融产业区,中部传统工业区改造的文化创意进展区,南北两翼为以中关村朝阳园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区。随着经济社会进展步入新常态,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能源供应、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安全管理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广泛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大量涌现,给消防安全和火灾防范带来了许多新风险、新挑战。依托朝阳区安全进展示范城市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试点建设,推动城市消防安全风险防范及基层治理现代化,构建主动适应、开放包容、协同有序的精细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消防治理模式,是推动朝阳区“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进展主攻方向的现实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新需要的必要手段,是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保持生机活力、不断完善进展的重要内容。 二、风险隐患特点分析 (一)传统风险点多面广 朝阳区高层地标建筑和繁华商圈集聚,现有高层建筑 6961栋,其中高层公共建筑 1064 栋,高层住宅建筑 5689 栋,汇聚中信大厦、奥林匹克塔等一批地标性建筑,拥有国贸、华贸、环球三大金融中心,三里屯、蓝港、燕莎奥莱时尚消费商圈,人密场所、文博单位、易燃易爆单位数量多、分布广、人员密、风险多;全区 2025 年以前建设小区数量多 810 余个,仅木质屋顶大屋脊建筑就多达 240 余栋,建筑年代早,对于耐火等级、用电负荷、生活空间、功能设计等先天不足,存在消防设施缺失、电线线路超负荷使用或私拉乱接,杂物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