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育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计算能力的培育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多变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算好似地基,唯有地基打得好打得牢,才能在此基础上建成摩天大厦。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因此必须打好扎实的基础。一般来说,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二是计算方法的灵活性,三是计算速度的快捷性。即平常所说的“又对又快”。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计算能力,学习和生活。【关键字】计算能力 算理 算法一年级 培育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计算是数学的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部分,是学生学习深化学习数学的基石,计算能力的培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作为老师,必须重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育。而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点,那么如何来培育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没有了兴趣就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由于计算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老师必须先培育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计算题是由数和计算符号构成的,比较抽象,没有生动的情节,而一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运用方法,让学生通过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理。例如,“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感知计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而理解算理,掌握算法。“25-9”,可以让学生自己活动,用小棒来直观的进行观察,学生活动可以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先拿出 25 根小棒(2 捆 5 根),再自己动手从中拿走 9 根给同桌,看看可以怎么拿。进而说出先拆开一捆和 5 根合起来是 15 根,15-9=6,剩下一捆和 6 根就是 16,所以 25-9=16,或拆开 1 捆直接拿掉 9 根,10-9=1,剩下 1 捆 5 根和 1 根合起来就是 16根,所以 25-9=16。先算:15-9=6 先算:10-9=1再算:10+6=16 再算:15+1=1625 – 9 = 161015151025 – 9 = 16这样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知并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其算法。除此之外,在练习形式上,我采纳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