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2025 年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六页) 学校 2025 年环境教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要求全面贯彻“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实施环保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的方针,在素养教育中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的进展,使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环保道德行为习惯,确保学校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 二、意见与设想(一)加强组织建设。 1、班子组织健全。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开会讨论部署环境教育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内容落实、考核检查得力。 2、宣传有力度。 在师生中广泛宣传环境教育目的和意义,做到人人知晓。国旗下的讲话有环保宣传内容,学校的宣传橱窗、画廊、板报上刊登环保知识,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定时播放环保文章、影视。 3、环保知识渗透到位。 在教学内容中要求老师做到抓住重点、积极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学校在举办公开课、优秀教案评比中有意识将环境教育摆放到一定的位置,并在期末测试的试卷中也能体现出环保方面的知识题。 4、狠抓业务学习和培训。 一是向优秀单位参观、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二是积极组织老师开展学习、教研、体育备课等研讨活动,促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使骨干起到主心骨的作用。 三、发挥学校特色作用,强化训练,导之以行(一)把环境教育课程和学科课程实施相结合。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全体老师立足课堂,利用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渗透教育,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要强调实践性、参加性和跨学科性。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纵横交错,更加开放,更加宽泛的教育体系。这将有利于素养教育,有利于课外活动的开展。环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小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具有机会多、号召力强等特点,因此,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根据有关会议精神,在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时,可以实行渗透模式。活动时,既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更要针对各科的知识和特点,开展一些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1、把握渗透课程(1)语文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安排学生搜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就某一环境问题进行演讲或辩论,编写故事,写建议书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使学生在进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树立环境意识,并在生活中成为保护环境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