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课时 根式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对数定义与幂的运算性质,理解对数运算性质的推导过程,熟悉对数的运算性质的内容,熟练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而化简求值,明确对数的运算性质与幂的运算性质的区别.能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问题,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教学重点:证明对数运算性质.教学难点:对数运算性质的证明方法与对数定义的联系.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n 次方根定义.2.根式概念.(二)能力训练要求1.理解 n 次方根定义.2.理解根式的概念.3.正确运用根式运算性质化简、求值.4.了解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三)德育渗透目标1.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2.培养学生认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根式概念.●教学难点根式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学导式本节是指数与指数函数的入门课,概念性较强,为突破根式概念理解这一教学难点,关键在于使学生理解 n 次方根定义,故结合学生在初中已经熟悉的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由特殊逐渐地过渡到一般的 n 次方根定义,使学生易于接受,并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了教学活动.在得出根式概念后,要引导学生注意它与 n 次方根的关系,并强调说明根式是 n 次方根的一种表示形式,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具准备幻灯片四张第一张:整数指数幂概念、运算性质(记作§2.5.1 A)第二张:n 次方根举例(记作§2.5.1 B)第三张:根式性质推导(记作§2.5.1 C)第四张:本节例题(记作§2.5.1 D)●教学过程用心 爱心 专心Ⅰ.复习回顾[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其性质.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打出幻灯片§2.5.1 A)整数指数幂概念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an=(n∈N*)(1)aman=am+n(m,n∈Z)a0=1(2)(am)n=am·n(m,n∈Z)a-n=(3)(ab)n=an·bn(n∈Z) [师]因为 am÷an可看作 am·a-n,所以 am÷an=am-n可以归入性质(1);又因为()n可看作an·b-n,所以()n=可以归入性质(3).我们复习这部分内容是为下一节学习分数指数幂打基础.[师]另外,我们在初中还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这两个概念.(打出幻灯片§2.5.1 B)22=4(-2)2=42,-2 叫 4 的平方根23=82 叫 8 的立方根(-2)3=-8-2 叫-8 的立方根25=322 叫 32 的 5 次方根……2n=a2 叫 a 的 n 次方根[师]我们一起来看,若 22=4,则 2 叫 4 的平方根;若 23=8,2 叫 8 的立方根;若 25=32,则2 叫 32 的 5 次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