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鸦片战争:(一)虎门销烟1、鸦片战争的背景:(1)中国清朝统治下,处于____________晚期,危机四伏 (2)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目的):列强为夺取更多的 ,打开中国大门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3、禁烟运动:(1)林则徐于 1839 年 6 月 ,将收缴英美鸦片在 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虎门硝烟最本质的意义是 A.中国禁烟运动的完全胜利 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C.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D.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二)鸦片战争1.时间:1840 年 6 月爆发2.结果:1842 年 8 月,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 年 8 月) 内容:割地( );赔款(__________银元);开五口通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定关税。其中 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商品输出)。3.影响:①社会性质变化:政治上,_________破坏;经济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中国沦为 社会的开端;② 主要矛盾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③ 革命任务变化:反侵略反封建双重任务④ 革命性质变化: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⑤ 思想变化:从“闭关锁国”到“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 的开端。◆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的时代特征的是① 割占香港岛 ②赔款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B.中国革命主力的变化 C.中国革命形式的变化 D.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三)战火再燃1.根本原因(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经过:1856——1860 年; 1860 年,英法联军疯狂洗劫焚烧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4.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天津条约》:1858 年,英、俄、美、法四国签订 内容:外国公使_____________(干涉中国内政的开始);增开 10 处通商口岸(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侵入到沿海沿江);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____________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中国内地游历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