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电磁波的技术应用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定性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移动通信等的工作原理。2、能够举出具体事例说明电磁波技术奠定了信息社会的基础,日益影响生产与生活。过程与方法1、 收集关于电磁波的史实,应用事例。2、 通过讨论与交流,学会交流合作的方法。3、 培养就某一观点、假设、猜想等收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 让学生感悟电磁波魅力,进一步尊重、热爱科技。2、 培养学生依靠科技改变现实,振兴中华的意识。㈡教学重、难点1、 教科书图 3-4-2,通过实验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2、 教科书图 3-4-6,清楚雷达测距的电磁学原理。3、 下播科学火种,树科技兴国之心。㈢教法、学法讲述法、讨论法、范例教学法意义、发现、接受 实验㈣设计思路与授课过程 以时间为顺序展开,紧抓“科技改变生活”这条主线,以“科技以人为本”为主题,联系党的十七大,联系卫星探月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向学生提出使用手机的具体要求。首先通过三国演义“烽火狼烟”,关公大意失荆州故事开始,点出古代通信稚形。激发课堂气氛。然后谈及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广播,讲述他传奇的一生(7777 号专利),树立学习榜样。接下来讲述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基本的原理,过程。课堂实验无线电的发射与接收,让学生现场感受科技。通过讲解让学生知道各个电台不互相干扰的原因.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电磁波传播能量过程,同时能体会能量衰减。在讲述电视的原理及应用时,微波出发,讲透为什么电视发射塔建设在高处的问题。同时点出卫视的由来,应用电磁波的原理。同时让学生自己回顾电视的发展历史,让学生知道电磁科技就是生产力,介绍跨国电视巨头,电视技术的进步凝聚大量电磁学家的心血和智慧。同时也勉励学生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投身学习,大胆创新!在雷达测距时,学生很难明白其中原理。特意设计了一道小型计算题,借助突破学生迷茫,增强科技亲切感。时间充裕时可进一步提及 1997 年的美伊战争,让学生明白信息与信息战的重要。然后让学生举例说明雷达的应用(飞机定位,雷达测速仪,电子眼,测台风中心离岸距离等)。接下来让学生观看大约五分钟的 3D 动画片,了解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探月流程,结合本节课的电磁波知识理论,挖掘学生的爱国情感,把学生视野国际化,同时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技术应用,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