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二地理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教案 人教版

高二地理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教案 人教版_第1页
1/4
高二地理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教案 人教版_第2页
2/4
高二地理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教案 人教版_第3页
3/4
高中地理 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教案 人教版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目的意义。 2、掌握本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主要措施。 3、使学生了解本区面临的水土流失这一主要生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教学重点、难点:1、农业资源开发的综合措施。 2、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特征开展农业生态建设具体的措施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课件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图表分析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法等教学过程:一、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1、目的和意义目的:充分和合理利用低山丘陵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山区日益繁荣。意义:① 有利于低山丘陵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垂直地带显著—发展立体农业—获得多种农业资源产品)② 有利于优势资源的多方面或多层次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优势农产品—农产品加工—获得新产品,获更大经济效益)2、开发模式(途径)(1)走立体农业的道路1)发展立体农业的原因依据:南方低山丘陵区建立立体农业体系是由这一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决定的。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地形地貌条件、人多地少的矛盾、生态环境状况决定了这里发展立体农业有其必然性(如下表 7-5 所示)。自然、人文条件建立立体农业体系的必要性地形地貌条件山地与平原的比例为 4:1。 立体农业按照农、林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安排相应品种,有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的土地生产潜力。人 多 地 少 的 矛盾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可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立体农业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的压力,把大量闲置劳动力转移到丘陵山地的综合开发中去,促进林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生态环境状况丘陵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立体农业多层次布局农、林、牧各业,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的局面,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根据南方丘陵山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为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农业资源。解决人地矛盾,通过走立体农业的道路进行多种经营,使农业生产由单一的种植业转向多样化,贯彻因地制宜的国土整治思想,是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开发的必然和方向。2)千烟洲的立体农业生产体系① 土地利用结构(参见课本表 7.2)注意:千烟洲的立体农业生产体系反映在土地利用结构上,从表格可以看出三个问题:千烟洲的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农业生产类型多样化;林业用地最大,反映千烟洲的农业生产结构已经从过去的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林业为主。② 布局形式(参见课本图 7.6)...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二地理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教案 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