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二历史: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素材(人民版07版必修3)

高二历史: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素材(人民版07版必修3)_第1页
1/2
高二历史: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素材(人民版07版必修3)_第2页
2/2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四节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素材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家的看法明清鼎革,江山易手,社会动荡,政治家们忙于权力的争斗与分配,对思想的控制还没能力顾及,这就为思想的活跃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政治上混乱时期往往也是思想最活跃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如此,明清交替之际也是如此。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儒道等诸子百家,而明清之交则产生了李贽、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等思想家。这四位思想家,李贽与其他三位区别较大,无论从思想主张还是生存年代都相差悬殊。李贽生活的晚明,是一个“元气尽澌,国脉垂绝”的时代。表面上仁义道德的主旋律高扬之下,男盗女娼、贪污腐化、结党营私却是真相。舆论上在将反腐倡廉进行到底的同时,清官海瑞却只能孤独地生存难觅知音,就连他为之效忠的皇帝本人对海瑞也并不十分欣赏。道德上讲求三从四德的同时,理学压制之下人性也在不断冲击着腐朽的篱藩。看看冯梦龙的《三言二拍》,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还有兰陵笑笑生所写的争议较大的《金瓶梅》,都不难发现,在伦理道德重压之下人性的复苏,甚至矫枉过正出现一种变形的扭曲。李贽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幸也不幸?他不愿同流合污,在宦海沉浮,看穿了人生和社会虚伪之后,他能怎么样呢!他只能大声地呼喊,“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他不相信圣人的是非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孔子和一般的人并没有什么区别,相反孔子所谓的小人也并非一无是处,“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他不相信那些道貌岸然的君子,“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实际不过是,“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不相信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等男尊女卑传统观念,实际上不过是“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他在麻城的寺庙讲学,男女都可参加,这在当地被视为奇闻笑谈。这位在很多人眼里十分怪异的人物,在疯癫的外表下实际上隐藏着一颗不为世俗所容忍的赤子心。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不盲目轻信,主张“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道,虽伯夷叔齐同为淫僻。不知为己,惟务为人,虽尧舜同为尘垢豼糠”,人应该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个性。他主张人人平等,万物一体,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二历史: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素材(人民版07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