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珍珠鸟》教学设计说明这节课是给县区的语文骨干老师培训时的例,是市语文讲课竞赛时,一直有个困惑:我们时下流行的讲课竞赛也好,公开课也好,都存在这样一个怪现象,那就是无论课文长短,不管课文的内容的深浅,统统都要一课时,四十分钟内搞定,《珍珠鸟》这篇课文,就篇幅而言比较长,更适合两课时去完成,因此想尝试两课时来完成这节课。但当时因为是讲课竞赛,所以我们在设计参赛课时,是弄得四十分钟满满的。今日的活动,我用了两课时来上,目的就是想让课上得更扎实更充分些。但在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珍珠鸟》这篇课文是五上的一篇略读课文,根据对略读课的教法,这样上可能就不太合适了。不过,反过来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可以去制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里规定的精读和略读,我们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可以进行调整,把那些更适合训练学生语文能力,便于我们更好地找到语言训练点的的略读课文精讲一个也是未尝不可的。对《珍珠鸟》一课,我想通过课堂体现以下几点1.体现常态语文课堂的一般流程。(因为我们平常看到的一些公开示范课,就我个人的理解是美化的课堂教学,因为公开课要有个引领和导向的作用,所以师生展示出来的往往都是最华丽的一面。而在我们实际的语文课上,可能平实一点的东西要多些了。今日的课,我想努力更多地体现我们常态课的东西,同时也让课最大限度增加可观摩感,不知,这是第这节课努力的第一个方向,不知是否达了这样种结合,老师们可以评点。)2.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结合。(即: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及体会人文情感相结合。一直以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度的把握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的争论一直也没有停止。比如有的课过分地重视人文性,一节师生在高热的情感状态下不能自拔,饱经情感的洗礼,沉静下来,除了课堂上的感动、情动、心动之外,学生的语文能力似乎没有什么增长。而与之相反,有的课过分的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学生整节课都在做大量的读写背记,课堂又显得太沉闷。这是我这节课要努力体现的第二个方向。)3.体现对学生语文的能力的培育,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进展。(由于进度的原因,五年级的进度已过,改用四年级学生上课,因为是有一年的阅读差距,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我课堂上重点关注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方面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其中包括朗读能力、写作能力、情感体验等,这是我这堂课上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