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题讨论:《小学“探究—体验”课堂教学策略的讨论与构建》实话议案一、问题的提出多年来,主导和控制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是一种被人概括为“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几乎成为大多数教学管理者和老师们的思维定势,极大地束缚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给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动素养教育带来巨大的惯性阻力。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大致描述为:“以老师(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为中心,以言语和板书(教学媒体)为手段,向学生(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灌输式地传授知识(教材规定的内容);学生则只能统一地、单向地、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将这种模式与大众传播模式进行类比,可称为“广播式教学”。在课堂上,老师充当的正是“电台”或“广播员”的职能,全班学生则必须“调谐”到统一的“频率”,被动地收听同样的广而告之的“节目”,然后转化为记忆(在心理学上,亦可解释为“短期记忆”)。新的课改实行后,我们的许多老师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的方法,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的改变,但是,总体来说,许多的老师还是在“穿旧鞋子走老路”,对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还处于混沌状态,对于新理念的领悟、运用只会照葫芦画瓢,不得其法。许多教学法(包括教法改革、学法指导),除了少数确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外,多数并未能够挣脱斯金纳行为主义和“以老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窠臼,至多为“广播”的内容增加了一些趣味性,能更加吸引听众;以此分析大量充斥市场的教学软件(也包括老师自编的课件),多数属于传统的“书本搬家”,仍然主要支持“教”而非支持“学”,缺乏自主性、交互性和探究性。为此,我们需要赋于新课改下的老师课堂教学教学行为与策略以新的涵义,同时也要给予老师与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去进行探究与体验。二、课题讨论的内容本课题的讨论,以改革小学课堂教学现状为“突破口”,以探究体验教学策略在小学各科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与构建为手段,以构建小学各科的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为目的,努力达到两个转变:一方面,立足于转变传统的单一、机械灌输的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从而全面的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研工作不应仅停留在讨论老师“如何教”的层面上,而更要关注、讨论学生“如何学”。从而使课堂教学从以“老师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