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分享的欢乐教案反思 这是小班主题分享的欢乐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小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知道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2、同意将自己的玩具与零食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3、初步培育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使小朋友们感到欢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PPT 视频、好习惯宝宝贴画。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猴子过生日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听故事《小猴子的生日晚会》 二、基本部分 1、宁静听故事,情境导入。 老师提问:小动物们为什么都走了? 老师总结:小猴生日,小动物都来为小猴庆祝生日,可是小猴却说生日蛋糕是妈妈买给他的,他才不同意和大家一起吃,大家都失望的回家了。 2、“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同意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吃吗? 3、仔细看动画,启发思考,老师提出如下问题: (1)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分享? (2)宝宝学会分享了吗? (3)小朋友,我们以后应该怎样与好朋友一起分享? 4、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老师总结:故事告诉我们:分享就是将好吃的跟大家一起吃,(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好玩的玩具跟大家一起玩,同样别人也会将好吃的和好玩的跟你一起分享,这样你会得到更多的玩具,也会有更多的小朋友和你做好朋友。 5、图谱演示 老师出示两张图片并讲述图片故事,让幼儿推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老师看图总结:小朋友分享是件欢乐的事,我们除了要跟好朋友之间分享玩具外,还要跟爸爸妈妈分享幼儿园欢乐! 三、结束部分、游戏互动。 游戏名称:《我会分享》 游戏准备:图书、零食、玩具若干 游戏玩法:分组游戏,老师每组发一件物品,鼓舞幼儿学会分享。 四、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唱读《弟子规》经典: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2)日常生活中鼓舞幼儿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东西;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教学反思: 最后行为练习这一环节,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认知和推断对于幼儿来说都比较容易,难得是体验,只有真正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欢乐,这样幼儿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分享是一种好行为。我觉得这次活动还是很合适中班的孩子,可以促进幼儿将认知转化为行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分享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