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教学中的导入艺术 导入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关系到整堂课的成败得失。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因为成功的课堂开头,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为整堂课的展开定下基调。导入是一种技能,是指老师从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出发,运用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 一、设置悬念,吸引学生 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强烈求知的“愤”“悱”之中。所以,老师所精心设计的导语,需蕴涵丰富的悬念。在教《斑羚飞渡》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假日到了,有个男人带着他的母亲、妻子和可爱的儿子去划船游玩。不料船翻了,全家落入水中。这家人中只有这个男人会游泳,而他的能力只能救一个人。请问:他该救谁?为什么?”——就这样,众说纷纭的“斑羚飞渡”以一个“该先救谁”的二难故事定格为一个“人类面临灾难时的选择”的人类寓言,使得整个课堂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到探寻作者与读者背后的“集体无意识”的高度。 二、创景激情导入 钱梦龙老师借班上一堂示范课,讲的课文是《少年中国说》,由于师生之间是陌生的,所以他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姓名,接着言明要进行一次智力测试——猜谜语。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了。谜语的谜面是:“已经发了财还想做大官——打一人名”。坐在前排的一女生获准发言,她站起来以稚嫩的童声大声说:“钱梦龙!”学生哄堂大笑,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笑声中师生情感得到了沟通,“陌生”变成了“亲切”,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了。这时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最敏捷,主动学习的心理要求最强烈。谜语是青少年学生最喜爱的智力游戏之一,用谜语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利于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师生很快进入教与学的角色。 三、讲故事导入 学生大多喜爱听故事,尤其是中学生。因此,在课堂中,老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用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以增强教学效果。笔者在教《世说新语》时,就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谁能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接着,笔者就利用故事导入:像司马光这样的聪慧少年,在中国古代还有很多,今日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里边就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再如,《天上的街市》的导入:哪位同学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请给大家讲一讲。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