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二○○九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 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第 I 卷 4 页为选择题,16 分;第 II 卷 4页为非选择题,34 分;共 50 分。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考试时间共 150 分钟。 2.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第 I 卷答在同一张答题卡上。物理为 1~10 题,化学为 11~20 题,生物为 21~35 题。 3.答第 I 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答案选出后,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拭洁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4.答第 II 卷时,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座号填写在第 6 页右侧,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置: H 一 1 C 一 12 N 一 14 O 一 16 Cl 一 35.5 Na 一 23 Ca 一 40第 I 卷(选择题共 16 分)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 11~14 小题各 1 分,15~20 小题各 2 分。本大题共 16 分)11.化学科学的进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员蒸馏海水猎取淡水B.工匠融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D.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12.某同学对不同状态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气、液、固三种状态的水中,水分子是一样的B.气态水分子质量小,液态和固态水分子质量大C.气态水分子不断运动,液态和固态水分子不运动D.气态水分子间有间隔,液态和固态水分子间没间隔13.被蚊虫叮咬后,人们往往出现皮肤肿痛。这是因为蚊虫在皮肤内分泌出的酸性物质〔主要成分是甲酸(CH2O2)〕对人的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下面关于甲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甲酸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C.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1︰2︰2D.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1︰1614.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但现象的变化也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化学反应的发生。对下面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C.石蕊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变为红色D.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15.分析钠原子、钠离子的结...